搜尋此網誌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捨得.赦免

  今年是金蛇年,時間過的飛快,一年又快過了一半,每年的生肖常是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十二生肖中的蛇應是最不討喜的角色,除了大部份人都害怕這種動物以外,單調的外表怎麼塑造都很難與可愛的吉祥物沾上邊。
  既然無法改變牠的外表,那也只有設法表現牠不為人知的良善性情,一改蛇類給人陰險狠毒的形象。然而,要表現出如此的意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件是南投縣已傳承四代的建廟工藝世家第三代傳人林昇輝的作品,林昇輝先生年輕時和父親林慶堯一起建造彰化縣的八卦山大佛,對於傳統寺廟的設計與建造工藝精湛。這件金蛇年的陶藝品即是件頗具禪意的作品。


        金蛇棲盤在松樹上,身體環繞著一個鳥巢,鳥巢還有4顆蛋,從巢中飛出了兩隻蝙蝠。因松樹有長青與長壽的象徵,鳥巢之"巢"與"壽"的台語發音是同音,而蝙蝠在中國傳統圖騰中一直是吉祥的象徵,代表的是"福",因而作品具有「福壽綿長」的意涵。

  然而,就這樣的意義表達仍不能讓人改變對金蛇的看法,但以體、相、用禪偈詮釋後,任何人都將對這條金蛇刮目相看,甚至由衷感動與敬佩。

        這條金蛇鍥而不捨地盤旋著一個鳥巢,棲盤在長青的松樹上,不動如山般靜靜地長時間維持著這樣的姿勢不變,原來牠是要保護這巢中的四枚鳥蛋,代替母鳥之職,以免鳥蛋受到其他動物的傷害,希望讓小鳥能夠安全孵化。這樣的情形與蛇的天性不同,蛇本性喜歡吃蛋,怎可能不吃牠們反而保護牠們?原來這蛇非一般的蛇,而是一隻有修行的金蛇,從牠頭上已冒出的金角可以得知牠是隻來日修行得道後能夠轉化龍身的金蛇,因為修行的原故,這條金蛇的舌信不再是用以偵探食物方向,而是用以接受天地正氣行善修行,他日功德圓滿即能回歸正道,返回原位。

          偈名:「捨得」與「赦免」正是對金蛇能夠因為修行而改變其動物的本性,捨得口慾,赦免了那四枚鳥蛋,更以慈心轉而保護牠們,這樣的修為即使是靈性最高的人類也非易事,更何況是條蛇。

    這件作品經過體相用禪偈的詮釋後,金蛇不僅成了善良的吉祥物,還是個受歡迎的小仙,最重要的是牠提醒了我們,萬物皆有靈性,眾生皆平等,應常懷慈悲之心。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投石問路


         這顆小石頭是在花蓮的海邊撿到的,只有中型貢丸般大小而已。白色底灰色線紋,稱不上美麗,但在黑色的海沙上卻顯得格外顯眼特別,當時順手就將它放進背包帶回來,隨意擺在門前福祿桐的小花盆裏。某天澆花時再次迬意到它,隨手又拿起來把玩,心裡因為好奇而升起了研究這顆究竟是什麼石頭的念頭。



        人皆有名也有姓,但人出生後的名字幾乎都是父母取的,萬物之名也是人取的,是否有人想過它(牠)們未被人類發現前是叫什麼名?這名又是誰叫?

  其實就連石頭自己都不知道它被叫作"石頭",那些動輒身價上千萬被叫作「鑽石」、「翡翠」、「紅寶」…等等的礦石,被人類當成是珍貴非凡的寶物,無比珍視與呵護,其實它們的本質也和眼前這顆小石頭一樣是五行中的土,如果鑙石會說話,恐怕會這樣問:「鑽石?啊!什麼?」。

  想來這石頭本是無知,與人之間根本上是毫無交涉的,而人卻因它而起心動念,升起種種的心,想知它的名,覺得它不夠美,看輕它不是什麼有價的寶石,相反的如果它是顆鑽石或翡翠定然會有於此天差地別的一番待遇。

  沒想到一顆小石頭卻可以影響人的心思與行為,原因就在於世人都是用識神在看待世間的一切,用世俗的眼光來審度它們,都在這樣的自我意識的幻境中打轉,因而無法知道這其中的真實意義,唯有「轉識成智」,才能去除識神的障礙,拔除痴心妄想的執著,以智慧觀看清事物的本質,原來所謂的「鑽石」、「翡翠」、「紅寶」…..和眼前這顆小石頭其實都一樣,它們共同的名字都叫"石頭",為何為它瘋狂爭逐,為它牽掛不安,全都是人心作崇來的,當領悟這其中道理後,這顆泥丸石……哈!管它叫什麼名!

  偈名:「投石問路」,要問什麼路?問出了一條可以通往明心見性的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化境

  

     
      筊杯又稱筊貝,或為「杯筊」,或作「杯珓」。它是中國民間信仰用以尋求神靈指示的工具。原本是用蚌殼投擲於地,視其俯仰情形,以斷其吉凶。後人改用竹子或木片,也做成蚌殼彎月的形狀。

  在台灣的道教廟宇和部份佛寺內的供桌上都能看到筊杯這樣的東西,是廟方人員與來往信眾求問神明指示事情時,一定要用到的工具,求問者依自己心中祈求示現俯仰的結果,以取得確定的答案。

  這樣的問神方式由來已久,人們似乎也不會去懷疑神明的靈應。然而,我們卻往往為了滿自己心中所求的答案,而不自覺地一直不斷的擲杯,非得要求個滿意的允杯才肯罷手,結果恐怕不是神明給的答案,而是問事者早已有了答案。



  一對筊杯,以一陰一陽為允杯,擲筊有如卜卦一般,應無數的求問者而變化。人的心臟一樣分左右心房/心室,當求問者將筊杯合起來準備擲筊時,就好像是捧著自己那顆期待的心一樣,因為當下全部的心思早已關注在這對筊杯上了,而這竹製的筊杯一擲地發出了如磬一般的響聲,聲音深深牽動著求問者那顆不安的心,於是一遍又一遍的請示,一次又一次的擲筊,目的其實只為求一個讓自己心安的答案罷了!這無疑地就是心的化境」,心若能清淨自在,又何需化境來安心呢?既知是化境,自然也就無需太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