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體相用禪藝之銀飾設計(1)

     體.相.用在藝術創作上如能貫穿一氣,即使是菜鳥初秀,也能讓人對其作品發出讚賞的聲音,這就是體相用禪藝的奧妙之處。

  任何東西都有體,重要的是如何提現出來,而且是要真能得體。這件作品是從相入再用入,再現體。

  原本只剩一片長三角型的銀板和一些零碎不成型的銀料,為了達到最簡單不費事的利用方式,選擇將銀板隨興捲成螺旋狀,再將那些不成型的銀碎料熔成一顆顆大小不一的銀珠,將最大的一顆綴在底部,其餘焊在頂端麻花狀的銀鏈上。


   
依相而提出體之禪偈如下:


   像是個正值荳蔻年華的青春少女,懷著對未來美麗的憧憬,天真含羞的展現她的處女萌秀。
  因為純真自然不造作,更能喚得真情與真意,讓夢想的未來,綻放出滿天星般的閃亮風華。

萌華:華同花,花樣年華。
穎綴:銀墜,也有新穎脫俗的銀珠綴飾。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華山真巖寺」讚頌禪偈

      
華山真巖寺」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溪與南港溪的交匯處,是從草屯鎮進入國姓鄉的門戶,傳聞就座落於一「龍舌」穴位上。此地之地理緣起於明末清初鄭成功之軍師劉國軒先生所點,當時鄭成功率漳泉二州兵馬平定生蕃歸順後,曾駐紮此地。劉軍師某日閑遊觀山越嶺,發現此地地靈人傑,為公侯將相之地,並作詩立碑,詩句傳遍全省歷三百多年。
   民國37年開山住持正緣法師得觀音菩薩指示前往國姓鄉覓地,民國46年尋得此「龍舌寶境」,民國48年率眾於「龍吐舌」之土地上開墾建寺,因劉軍師詩句讚比華山尊嚴,而取名為「華山真巖寺」,作為佛門永久的清修淨地.
   正緣法師與寺內法師除精進修行,宣揚佛法之外,平時更積極主動救助貧困。新一代年輕住持如永法師身兼「真巖寺」與「雙冬妙法寺」兩寺住持,與如德、紹行兩位法師,共同擔負起開山住持正緣法師的遺志,繼續宣揚佛法,普渡眾生。如永法師更自己作詞,平日省吃儉用將積蓄用以錄製自創的佛曲,她以發自內心的清淨的嗓音,錄製了一曲又一曲令人感動的佛曲,與大眾結緣,她的音樂安慰了許多信眾的心靈,尤其身有病苦的民眾在聽到如永法師的清淨法音時,都感到心靈上得到不少安慰。




真巖寺住持 釋如永
   「真巖寺」與「妙法寺」歷年來投入佛學教育,並率法師信眾結合政府單位與民間慈善團體、號召善心企業、義工捐贈物資,協助賑災,並年年舉辦大型冬令救濟活動,嘉惠五百多戶一級貧戶,為一出入世兼得的菩薩行徑,體相用禪藝會館特作一讚頌禪偈留存該寺,作為永久紀念。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禪藝晝畫欣賞-王灝作品「貌不可失」

  這幅作品是本館邀請南投草根藝術家王灝先生聯合創作的禪藝書畫,作品名為:「貌不可失」,是以貓為主題的作品,由本館館主先作禪偈再請王灝先生創作。王灝老師畫的不是楚楚可憐的小貓咪,而是一隻特大的大貓,相當符合王灝老師一向喜歡詼諧逗趣的作畫風格,似乎也隱喻一個得勢之人即使有很大的權力也不能失了為人應有的禮貌。




禪偈體之淺釋:
  台灣有句俗話:「狗來富,貓來蓋大厝」,意指貓是靈性動物,如果有貓自行前來親近,意味將可為主人帶來好運,令主人得到富貴而有機會起建大一點的房子。但對貓兒而言,管它什麼房與牠毫無干係,牠總是一副怡然自在的樣子。
  佛說:「眾生皆有佛性」,當人類還在夢想貓能為他帶來發財的好運時,貓兒卻自個兒已經自在地過起日子了,什麼房子住起來才能舒適自在?如果一個人的心境能夠隨處而安,怡然自得,就算只是茅草小屋感覺也和豪宅大厝一樣沒有差別的,就這點有時人類還真不如貓呢!
  貓是夜行性動物,牠的眼睛在夜裏尤其犀利敏銳,但白天大部份時間卻都是瞇成月形,看起來讓人有柔和的感覺。「聞聲求真性」,貓伸爪捕抓獵物目的只在為了要填飽肚子,那是出於自然的本意,不像許多人總是貪得無懨,強取豪奪只為一己之私。
  貓科動物可說是動物界中跳躍姿勢最優美的體操選手,想要登高遠眺,一定先屈膝再低姿彈跳而起,這跟人類社會的行為相似,因為只有以謙恭之禮處世才能縕釀登高的力量。
  貓兒之所以成為人類貼心的好朋友,就在於牠姿態柔軟,總喜歡依偎在主人身邊,貼心服從的表現也常會得到主人溫暖的回應,人若能謙卑相對也就容易得到相對的禮義。貓的如此性格也可作為修行之人取法學習的對象,因為「眾生皆具如來智慧相,有情無情同原種智。

禪藝欣賞-王灝畫作「舞自在」

    應用於藝術上更能發揮禪意的表現,讓觀賞者在欣賞作品時即能達到會心的感覺,讓作者透過藝術表現很容易便與觀賞者達到共鳴的效果,對觀賞者而言也才真正能獲得藝術的薰陶,而非是有看沒有懂的走馬看花。
  本件作品是體相用禪藝會館首度嚐試從「體」的部份切入,再形成」,也就是先作出禪偈,再邀請藝術家創作出作品。  當然,本是三位一體,從任一方面發起,最後都可以成就,不同的是是既有的,而卻要無中生有才能呈現,」的呈現效果如何則需看藝術家本身的藝術內涵與工藝功力。
  此件作品是特別邀請知名的南投縣草根藝術家王灝先生一起創作的,王灝先生是一個本身就充滿禪味的才子,他的畫風十分獨特,刻意詼諧的圖畫線條,讓人一看就先有種打從心裡輕鬆起來的感覺,看不到任何多餘的修飾痕跡,因為別人認為錯誤的一筆在王灝老師的創作思維裏,那一筆的錯誤便可能是最有禪意的創作,常常讓人有拍案叫絕的衝動,這樣的創作功力正是符合體相用禪藝會館所期待的。
  最初的發想只是因為看到兩隻水牛悠閒於田野間,館主有了名為:舞自在」禪偈的創作靈感,但有偈無相難以和大眾分享,特別邀請禪味十足的王灝老師協助,於是有了下面這張圖相的誕生,成為館藏之一,特別在此供網上有緣的朋友雅賞,體悟一下人與人之間如能真誠相待,這人生之路走來自然不會寂寞,有知己相伴一起自在舞動人生正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感謝王灝老師協助創作)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中秋節節俗~體相用禪藝會館

  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象徵團圓的中秋佳節,月餅嫦娥奔月柚子拜月陰娘娘插土地公拐...與中秋節有關的美麗傳說有很多,除了團圓吃月餅和柚子以外,還有一些現在很少看到的節俗。
  由中投有線電視在92年製作的鄉土尋根節目中秋節專輯中,可更深入了解這個僅次於春節,最令中國人感到溫馨的節日,透過體相用禪偈體悟秋節的禪意。